降本增效的活,现在几乎每家公司都在做。
各个行业各个环节都在降本增效,但众多环节中最容易被下狠手的,还是在对产品进行降本增效。毕竟是自家能控制的。
无论是原材料价格的砍价,还是更新换代,换配方,换原材料,把产品档次拉下来。
各显神通。
还有各种骚操作,例如偷梁换柱的宣称,假宣称,偷偷扣掉活性物不添加,用不合格劣质原料替换等这些做法,非常多的猫腻,我们之前也写过不少文章。这是网红带货翻车的重要原因,也是我们店内现在都不太敢上产品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些比较隐蔽的方法,下面这2个,你可能碰到过却没发现。
01:偷偷降一点容量
降容量这个方法,其实很多人对此已不陌生了,将30ml精华降为15ml精华卖,靠这个做法,几年前某三字字母品牌用得很娴熟,且取得了巨大成功。
不过30ml变15ml, 变化太大了,还是太明显了。
现在,都是在偷偷的降容量了,不注意,还真发现不了。
最近我看到有人吐槽唇彩/唇釉的:
“国内的唇彩/唇釉,把1.8g偷偷降到了1.7g”
“以前的欧美化妆品,送的唇部中小样,都是2-3ml,正装都有6ml左右”.
也有人说“国内的c**y,i**u什么的,一个月就见底了”。
确实是,国内彩妆中小样就当正装用,量小当然用得快了。
但是,30ml变15ml大家能好区别,现在是1.8g降到1.7g!这个非标的容量,降得这么一点点,大家还真不太容易发现得了。
这种抠抠搜搜的降成本,省个0.1g, 节省也就是分厘的钱,却是在国内彩妆行业已成为流行的做法了。
反正产品中包装成本是大过料体了。
真的是降无可降了吗?
02:最大化水的添加——“兑水”
还有一种技术流派的降本方法,则是“最大化水的添加”,可简单称之为:兑水。
化妆品配方(护肤,发用,身体,彩妆产品)中,大部分都是含水的。而且水的含量很多还不低。
而生产用水的成本非常低,有的工厂算配方成本的时候,甚至不计算水的成本。
所以,一个低端产品配方中,如果用水代替比如油性成分,无论是合成油脂,还是植物油,活性物就不说了,那都是可以节省下来不少成本的。
但只要把膏霜乳液做出来仍然有稠厚的感觉,消费者也感觉不出来。反而是会感觉到肤感清爽好吸收。
所以各类聚合物增稠乳化剂大行其道,因为可把水和一点点油脂弄成厚重乳霜的质地,简单快速稳定还省钱。
其实还有变相“最大化水的添加”的用法:现在流行的水油两剂的油类产品,肤感是清爽了,如果省下的钱没加在活性物上,那就是妥妥的降本了。毕竟,水代替了油,那低端产品的成本,是可以比纯油的油类产品便宜多了。
还有,你想想洗发水沐浴露中,你自己再多加个10%的水稀释一下怎么样?你也看不出什么对吧。配方上再补点防腐剂糊弄下玩事。但好在产品有产品标准,总有效物含量不能低于7%,不可以任意兑水。但谁知道真实情况呢?
那种到了冬天降温了,就果冻状的沐浴露洗发水,那是兑水严重的产品!
当然,不是说水多了就一定会变差,最终还得看配方中活性成分的添加量,一些高端大牌的产品,还没有山穷水尽到要这么歇斯底里地降成本到多兑水的阶段。
毕竟大多数活性成分,价格比油脂要贵很多。大牌随便降点活性物,成本降下来上个新就够了。
只是说,低价产品中,本来就没什么活性物可以降了,降本也达山穷水尽的地步,在有良心的情况下要降本,甚至只有添加更多水的方法,才可能降得下去了。
嚎无人性,这样把料体成本卷到最低。
这样价格也打到最低。
所以,针对降本增笑,除了那些要骂的骚操作外,还有些合法操作:
1偷偷减小包装容量,这个是明牌,但有的品非标准容量,要很细心才可以看出来。
2.越来越水的水乳霜洗护产品,甚至搭配低价套盒。则是暗牌。
你学废了吗?
现在关注微信公众号 truebuty ,即可免费获得价值868元的护肤入与配方技术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