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类的精华很受人喜欢,但是很多人并不能很好地使用这些VC类产品,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VC的产品真的是需要比较低的pH么?像VC的衍生物维生素C磷酸酯镁等等效果又如何呢?哪种VC成分是最好的?这篇文章就是彻底解决维生素C及相关VC衍生物的效果、对比、产品选购与使用的文章。相信对大家非常有作用。
VC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维生素C,简称VC,又称抗坏血酸,在皮肤中天然存在,并在胶原蛋白的产生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且,局部应用的时候,被认为可以帮助治疗痤疮,增强皮肤的屏障功能以减少水分流失,减弱紫外线伤害,预防老年斑生成。
听起来简直太美好了,不是么?但是VC有一个缺点,将VC以稳定有效无刺激的形式应用到皮肤上,是个很大的难题。
护肤品里大概有七八种不同形式的维生素C类产品,关于哪种版本更好,用量多少,什么配方才能更好发挥功效等等,众说纷纭,让人看得晕头转向。
今天我们来尝试用科学数据说话,理清这一团乱麻,得出结论,要做这件事,还是要靠曾经使用过的三问答。
如何证明抗老化成分有效?——从三个问答开始
1. 从成分的化学组成结构出发,有没有科学的机理可以解释它会有效抗老?
2. 它能够渗透到能让它发挥作用的那部分皮肤结构中么?
3. 有能够证明该成分在实际应用于人体时真的有效的同行评估,双盲测试和安慰剂对照实验么?
我们的评估主要基于一篇关于维他命C的综述,“VC及其衍生物的稳定性,经皮渗透效率和对皮肤影响的研究”(the 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 2012)。
让我们从讨论机理开始,首先,要明确,活性成分是维生素C,所以所有衍生物必须在皮肤上转换成维生素C。而且VC和很多的抗老成分不太一样,维生素C在皮肤中天然存在(大部分在表皮层,还有一些在真皮层),它在皮肤生物学中的角色是有据可查的。
VC作用之一:保护皮肤不受紫外线伤害
尽管VC并不是一个防晒成分,但是它能够保护皮肤避免受到由紫外线引起的自由基损害。已经证明VC可以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阻止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防止细胞凋亡或死亡,还能减少氧化还原敏感细胞信号的传递。这些都意味着,VC削弱了日晒的多种恶劣影响。
VC作用之二:促进胶原蛋白生长,减少皱纹
我们都知道胶原蛋白的流失是皱纹生成的主要因素。维生素C能够调节胶原蛋白的合成,并且通过羟基化让胶原蛋白变得更加稳定,并且提改善对于表皮层的支撑。
VC作用之三:淡化皮肤色素沉着
维生素C不仅减少黑色素生成,而且它可以还原已生成的黑色素作用。同样,它也被认为可以将已经形成的皮肤色素多巴醌还原成多巴。
正如你所见,维生素C对皮肤的影响是被充分研究过的。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每个成分的其他特性以及哪类数据可以证明其效果。
维生素C与7种维生素C衍生物的对比
维生素C本身是该类衍生物的黄金标准,但是因为pH值较低,对皮肤的伤害很严重,所以有一系列的其他版本的衍生物。如下表所示:
稳定性 | 透皮性 | 是否转化为VC | 紫外线损伤保护 | 促进胶原蛋白合成 | 减少皮肤色素沉着 | |
抗坏血酸(维生素C, VC) | 无水环境或pH<3.5 | 体内实验证明VC能以溶液或者微粒形式透皮 | 不需要 | 能,人体内试验已经证明 | 能,人体内试验已经证明 | 能,人体内试验已经证明 |
抗坏血酸磷酸酯钠(SAP) | pH=7 左右 | 仅有较少实验证明能渗透 | 没有数据证明 | 能,但效率比VC低。 | 只有体外实验证明,且效率低于MAP。 | 能,体内实验证明,但是发表在商业期刊 |
抗坏血酸磷酸酯镁(MAP) | pH=7 左右 | 有限的动物体内给药体外实验能够证明渗透 | 体外实验证明能转化 | 没有数据证明 | 只有体外实验证明,效率大概与抗坏血酸等同。 | 能,体内实验证明。 |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AA-PAL) | 与VC相同(无水或者低pH) | 体内动物实验证明可以渗透,但是极大依赖于配方剂型 | 没有数据证明 | 能,动物体内试验可以证明 | 只有体外实验证明。 | 没有数据证明 |
酯化型维他命C (VC-IP) | pH<5 | 体内给药体外实验能证明渗透,效果好于SAP | 体外实验证明能转化 | 只有体外实验证明 | 只有体外实验证明 | 能,体内实验证明,但是发表在商业期刊 |
抗坏血酸葡萄糖苷(AA-2G) | 在宽广的pH下都稳定 | 体外实验证明可以渗透 | 体外实验证明能转化 | 能,人体内实验证明,但效率比SAP低。 | 只有体外实验证明 | 能,体外实验证明可以淡斑 |
抗坏血酸2磷酸6棕榈酸酯 (APPS) | pH=7 左右 | 体内动物实验证明可以渗透 | 体外实验证明能转化 | 没有数据证明 | 没有数据证明 | 能,人体内实验证明可以淡斑 |
3-O-乙基抗坏血酸(EAC) | 没有相关数据 | 体内动物实验证明可以渗透,效果好于AA2G | 没有数据证明 | 没有数据证明 | 没有数据证明 | 能,人体内实验证明可以淡斑 |
VC产品选购指南:
选购指南1:该类产品里,最好的就是维生素C
这已经足够清楚了:对于三个主要功能而言,维生素C本身是所有维他命C的衍生物中数据最完备,最有说服力的。所以,如果可能,我们为啥不用维生素C呢?
不过,这不意味着所有标签上有维生素C的产品都是最好的,其他因素也在起作用——参见选购指南2。
选购指南2:关注浓度,才能找到最好的产品
一种产品里应该包含多少维生素C呢?根据该方面专家莱纳斯·鲍林博士的研究,浓度为20%时,皮肤能够最大限度吸收维生素C,更高的浓度反而会吸收的少。因为越高浓度刺激性越强,所以哪种浓度比较好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
浓度再低些会如何呢?宝拉·培冈说过,已经证明的维生素C有效浓度范围大概是0.3%~10%。0.3%离20%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所以看起来很低。
如果你能耐受刺激,那么10%甚至15%都是可行的浓度,吸收会更好些。
选购指南3:维生素C好不好,要看水多少
维生素C溶于水之后会开始被氧化,会变得越来越少。所以那些水不是成分表前列的产品会更好一些,里面真正有效的产品的比例也会高一些。这就是说,要寻找一些精华类(比如硅含量高的)产品,而非乳霜基底的。
选购指南4: pH一般不能高
我们已经知道了,维生素C在pH3.5以上就不稳定了,所以pH高的产品我们就直接pass掉吧。当然,有水存在的时候,pH才有意义,所以在我们之前说的无水的剂型里面,这就不是事儿了。
选购指南5:包装同样很重要
你已经挑好了VC产品,但是一定要注意,包装要能够尽可能遮光,隔绝空气,不要因为这种事情功亏一篑。
找一些压泵式的产品,或者是独立胶囊包装的,这些可以更好的隔绝空气。我甚至会避开在塑料瓶里包装的产品除非你确定它们使用了一些能够屏障氧气使其不能透过的层压材料。
避开透明的包装,否则无法避光。如果是玻璃瓶子,就想办法用锡纸什么的遮住它。
选购了称心与合适的VC产品后,使用时要注意什么呢,请看下面的使用指南:
使用指南1:小心刺激
我们说过,VC可以导致皮肤发红刺痛。如果刺激比较严重,那就换一个类型的产品。替代产品也许效果没有那么好,但是只有在不刺激皮肤的前提下,你才可能长期多次使用某种产品,否则效果再好也枉然。
使用指南2:涂抹时不要着急
当涂抹了VC产品之后,你应该等一会儿再涂抹其他产品。这是因为其他的产品的成分有可能会引起氧化,如果急匆匆再涂一层,VC还没有来得及吸收就被氧化了,效果会大打折扣。
对VC产品的总结
所以,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维生素C(抗坏血酸)是抗老化的VC产品里效果最好的一个。
但是,成分表上有维生素C并不意味着就是最好的。一种含有其他衍生物的合适配方产品,也许会比一些配方很差的维生素C产品更好。
你需要记住,所有的VC产品的效果,不仅仅与VC的类型相关,同时也与浓度,配方里的其他成分和包装紧密相关。
译者:释多毗离 编译自:Beauty brain,which-kind-of-vitamin-c-is-best-for-skin-the-beauty-brains-show-episode-31
真魅博客释多毗离点评:
亚洲人素来以白为美,要不然柠檬也不会卖的这么火了~
VC产品有很多,不稳定性也是出了名的,很多产品都还没有开封就发黄氧化,所以各种衍生物也被厂家装进了瓶子里,无论如何,开了封就要尽快用完应该是共识。
从安全性出发,还是要多提示一句,一定要看自己的耐受情况,猛药虽好,可不要贪多哦~
现在关注微信公众号 truebuty ,即可免费获得价值868元的护肤入与配方技术电子书。
老师,市面上您觉得可以收的VC产品可有推荐呢?
看其它的人留言里,已有提及了
使用VC到底需不需要避光?
不需要,自己做好防晒
除维生素以外,其他的衍生物有效浓度多少为佳呢?
你看到VC的浓度要那么高,可想而知其它需要转化的衍生物浓度要求也不会低的
AA2G一般的配方设定在2个点,我客户里用得最高的有10个点。价格在¥4000左右/KG。
把自己的原料标价说出来会不会对你们不太好?
公开透明,没必要去骗消费者,挣该挣的就好。
消费者对原料价格倒没有什么概念,就不知道这么公开价格不你们公司允许不
直接粉剂自己调算了。只是我现在淡斑用了对苯,抗衰老用了VA醇。VA醇的效果比VC明显太多。美白的话,可能还是VC安全有效吧。
用过Nufountain C20+和契尔氏维生素C紧肤精华乳液,效果我也说不清,C20+比较刺激,契尔氏容易搓泥
vc这么低的ph值多刺激呀!
有谁存在的时候——>有”水“存在的时候,对吧~
已改
想请问能提供文献或数据关于表格内的叙述,譬如体外能转化、证明渗透等
还有SAP与MAP效果怎么比出来的,之前有找过一会,但无所获。
原作者说到了从哪个报告写出来的文章,你可以根据线索找找文献看
附上文章: onlinelibrary.wiley***/doi/10.1111/jocd.12006/full
被和谐的是dot com符号
瑞可老师,看到你有一期介绍VC-IP,对这个成份特别有好感,您介绍说2%的VC-IP就能发挥很好的效果,而且热稳定性好,您能否帮忙看一下,这个产品的VC-IP的浓度大概是多少,非常感谢:具体的成分表如下:
AQUA · DICAPRYLYL ETHER · GLYCERIN · BUTYLENE GLYCOL · METHYLPROPANEDIOL · ALCOHOL DENAT. · ALUMINUM STARCH OCTENYLSUCCINATE · MALTODEXTRIN · ASCORBYL TETRAISOPALMITATE · BELLIS PERENNIS FLOWER EXTRACT · PISUM SATIVUM EXTRACT · SUCROSE DILAURATE · PANTHENOL · TOCOPHERYL ACETATE · SODIUM ACRYLATES/C10-30 ALKYL ACRYLATE CROSSPOLYMER · CARBOMER · PARFUM · XANTHAN GUM · DISODIUM COCOYL GLUTAMATE · DISODIUM EDTA · PHENOXYETHANOL · CAPRYLYL GLYCOL · ALCOHOL · PHENETHYL ALCOHOL · TOCOPHEROL · MELISSA OFFICINALIS LEAF EXTRACT
obagi的vc精油如何?
请问下老师15的左VC前面是水的精华好是不好呢?
in vivo 和 ex vivo翻译成体内和体外欠妥
老师,请问2-o-乙基抗坏血酸与3-O-乙基抗坏血酸(EAC)在透皮性和减少皮肤色素沉着的特点上是一致的吗?
ASEWQ